4月初,OYO获得E轮融资,投资方正是Airbnb,不过,该笔融资金额暂未透露。在此之前,OYO已经完成8轮融资,其中2018年9月,获得由软银(SBIA)领投,光速资本(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红杉资本(Sequoia)和Greenoaks Capital等国际投资机构参投的10亿美元融资,这也是OYO成立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融资。在高速扩张的同时,OYO也频频被曝出业主不续约、数据造假、被OTA封杀等消息,甚至很多人把这家公司看成是“下一个ofo”。
“我在网上也看到说大批的业主不跟我们续约,其实没有这个事情”。OYO酒店合伙人兼COO施振康对媒体表示,不续约是个别的案子,大部分酒店在续约方面没有问题。不过他也承认,OYO作为一家初创企业,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让他不满意的地方,因此还在不断改进中。单体酒店的机会也吸引了来自连锁酒店行业巨头的注意。最近一段时间来,包括铂涛、首旅如家、旅悦等酒店集团也纷纷推出自己的单体酒店品牌,试图将更多中小单体酒店收入囊中。
面对“围剿”,OYO有何对策?
“我们从来不怕竞争,竞争本身是个好事情,在拳击台上的每一个拳手都需要一个对手”。OYO酒店CHO凌震文称,OYO很欢迎竞争。施振康也认为,中国有品牌的酒店在整个市场中只占10%,而美国这一比例是80%。从规模来看中国单体酒店有一万亿的市场规模,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单体酒店还是处于蓝海阶段。以下是包括全天候科技在内的媒体对OYO酒店合伙人兼COO(首席运营官)施振康、OYO酒店CHO(首席人力资源官)凌震文的采访实录,经全天候科技整理(部分内容有删减):
OYO不是拼多多
媒体:OYO作为印度酒店品牌,在进入中国时如何融合两者的文化?
凌震文:不存在融合的问题,我们跟印度完全不一样,我们不把自己看成是印度公司。因为OYO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天就讲得很清楚,所有的高管团队全部都是中国人,是全华班。虽然有些外援来自印度,但他们主要配合技术研发,核心管理者全是中国人。
在中国这个市场文化环境里,应该由中国的高管来管理。当然我们从业务上要借鉴公司在印度走过的一些路,从业务上大家互相管理是对的,但从管理哲学、管理文化完全是“中餐”。
媒体:OYO进入中国以后,解决了行业的什么问题?
凌震文:第一,对酒店业来说如今已经碰到了很大的瓶颈,例如入住率持续低迷,业主没有办法去做线上、线下的整体营销;第二,有些酒店平时没有好好经营,酒店业主也没有专业、职业的态度;第三,高度的“非标化”,每个酒店的做法和服务方式都不一样。我们的目标是把这些酒店做成更好的旅居空间,提升中国整体单体酒店的运营水平,当然这也是在提升他们的收入。我们和他们完全是“连体婴儿”,是命运共同体。酒店业主就是我们自己,自己要帮自己,所以这是个共赢的市场。
媒体:有很多人把OYO比喻成酒店行业里的拼多多,你认同吗?
施振康:很多人搞不清我们在做什么,所以他们认为我们是酒店业的拼多多。其实我们做的事情是打通了整个供应链,把很多单体的酒店拉在一起,然后给到品牌、管理、渠道方面的赋能。对酒店来说,我们是一个轻模式的改造。拼多多没有这样做,因为拼多多可能只是线上,我们线下也有,线下我们是很大的一个部分。
凌震文:大家一直很喜欢把企业标签化。我觉得像拼多多这样的企业,让很多人用能承受的价格来获取好的服务挺好的。在中国相当多的单体酒店是高度分散、高度碎片化的,有很多的障碍比如说做整体的营销、做会员的机制,以及平台化的战略,它们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其实OYO的出现就是帮助这些高度碎片化酒店替他做很多的线上、线下的运营。相信如果没有OYO出现,很少有机会出现50块、80块一晚上的酒店,但是因为OYO的出现,帮它们整体提升服务质量、居住的舒适度,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同时,酒店业主得到更多的收入,这就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我们从来不怕竞争”
媒体:未来OYO会跟经济型的连锁酒店有竞争吗?
施振康:竞争是肯定会有,但是现在来讲,其实是两个不同层面的竞争,我们看的是50个房间以下的单体酒店,之前一些经济型的酒店没有服务好他们。所以我觉得也不算直接的竞争。
这有两个市场。中国有品牌的酒店,只占整个市场的10%。美国是80%。然后欧洲大概是60%,单体酒店业主我们很想提供服务给他们。为什么现在这些单体酒店业主,没有享受到经济连锁的服务?主要是因为这些经济连锁酒店他们的门槛很高,要求也比较高。他们根本没有办法享受到这些服务。
媒体:OYO的打法是否较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其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施振康:任何一个企业做得好的时候,肯定会有竞争对手进来,因为认同你做的事情,我对竞争对手的看法,第一是很欢迎,因为没有竞争就不能进步;第二,这个市场还是蓝海市场,我估计规模有一万个亿,从市场来讲,我们应该一起为整个中国的酒店业作出贡献,我觉得这是好事。
凌震文:我们从来不怕竞争,竞争本身是个好事情,在拳击台上的每一个拳手都需要一个对手,而且是强劲的对手,但打铁还得自身硬。我们自己的优势第一,是速度;第二,建筑人才壁垒。我招的人比你更加高质量,比你更加有耐力,比你更加有悟性;第三,资金。我们需要有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去跟别的酒店对抗;最后是技术。我们今天搭建了500个人的技术团队,这个就是壁垒,没有一家竞争对手能在一夜之间搞定500个技术人才。
媒体:像OYO有数量庞大的低端酒店如何确保卫生质量等方面的居住品质?
施振康:五星酒店遇到的这些(卫生)问题,我觉得我们的风险应该比较低。因为五星级酒店的房间数比较多,我们这些单体酒店的房间数,一家是50间左右。酒店业主每天都会在酒店里,对他来讲酒店是他的生命,他也知道如果服务方面做不好,以后肯定会有影响。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也有一系列的措施,会有人员查房,同时从管理方面也会给酒店业主一些基本的要求。
凌震文:这个问题问到骨子里了,我举个餐厅的例子。街边餐饮店也好,五星酒店也好,五星级也可以吃出苍蝇、蟑螂。最重要的就是人的素质,一旦单体酒店加入OYO变成一个品牌,我们的赋能不只是提高技术能力,还要帮他洗洗脑子——你是做服务行业的,你就必须对客人有尊重,必须对你作出的服务有保障。
所以这是一个素质问题,人是可以改变的,我有足够的信心。
媒体:OYO既有自营酒店也有单体酒店,那怎么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
施振康:现在是两个队伍来独立营运,我们已经把它分隔了,就是减少冲突。
“不存在大规模不续约的问题”
媒体:OYO的过去盈亏情况是什么样的?今年在房间数上有什么目标?
施振康:今年的目标会更多,但是什么目标以及营收状况不能说,这属于我们的商业秘密。如果更模糊的可以透露一点,很多投资人看到我们现在做的这个模式要来投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现在是我在跟他们慢慢谈。
媒体:你们怎么样保证和签约酒店的长期合作?
施振康:我在网上也看到,说大批的业主不跟我们续约,其实我今天可以讲是没有这个事情的。
实际情况是大部分酒店业主跟我们续约是没有问题的,有可能是个别的案子会有不续约的情况,有一些是有可能没有达到我们的标准要下线。还有一些是我们有可能达不到它的要求,肯定会有一些个别的案例。但是我们现在可以跟你们讲大部分我们是续约的,这个问题不存在。
媒体:过去几年也有很多扩张速度非常快最终折戟的企业,你们如何看待风险的问题?
施振康:我们很不一样,我先讲自己的案例,我肯定是花了很多时间来研究OYO,花了很长时间跟我们的创始人聊。我们在国外的整个商业模式是盈利的,我很肯定(OYO)不像你们现在看到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快速烧钱,把钱烧完,我们很清楚要怎么去走这个路。
媒体:OYO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未来你们会怎么去优化这些问题?
施振康:肯定每一家公司都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最主要的是解决方案。我们比较集中的去解决两大问题,一个是怎么帮业主解决他的难点;另一个是我在内部经常会讲的“精细化管理”。对于我们来说,要给顾客、消费者很好的体验,让消费者更喜欢我们的品牌,这很重要。还有就是我们的地面部队,人员越来越多。对于酒店业主,我们会提供更多的服务,从人、管理、渠道、收益、价格等方面赋能。我们会花很大的精力在这两个方面。但今天我不满意,因为很多事情可以做得更好。
“二三四五线市场消费需求巨大”
媒体:怎么看待低端酒店或者二、三线城市酒店和一线的城市的需求差别?
凌震文:这个跟需求没有关系,因为一线城市消费群体不一样,更多的是商旅客,但是中国的二、三、四、五线城市,OYO所在的这些城市其实都是旅游景点,虽然有季节性的关系,但是消费需求巨大,而且中国这个市场足够大。我们现在发现本地的消费者,包括有学生群体,还有当地的老百姓、民工的家属来看望,消费群体庞大。这些民众他们消费得起的也就是这个价位,但不能因为这个价位的酒店就让他觉得很差,要让他活得很有尊严。即便是便宜,但是要让他的体验效果是其他的三倍。
媒体:之前有报道称OYO的驻店经理对于酒店帮助不大,你们要如何提升这块服务价值?
凌震文:OYO在西安成立了OYO大学,接下来在武汉、深圳都会成立大学,这个大学里面的教室是类似酒店房间一样的现场,驻店经理通过在这里学习,训练怎么接待,包括话术、表情、服务的态度,怎么做房间整理,通过大量的培训,我们已经看到苗头了,我们已经培训了1700人,将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有多少家酒店我们将来就培训多少人。因为这些都是年轻人,OYO大学就是去赋能。公司在尝试一些新业务模式的时候,永远要求一条更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