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都城酒店品牌副总经理 俞伟
长久以来,酒店都是作为一种住宿业态存在于市场,尽管近年来不断有声音跳出来强调酒店的人文建设、个性化建设,但往往将文化作为酒店的附加值,而不曾深入骨血。文化的的最根本载体是人,一家有文化的酒店里一定有着一群人格魅力独特的员工。当大部分酒店都看重经理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时候,俞伟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在俞伟眼中,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酒店职业经理人,除了专业知识、敬业精神、职业操守之外,更重要的还有两点——
一是独立人格。俞伟指出,当前中国,公司管理制度尚不健全,适应职业经理人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尚不成熟。在这样状态下,一个职业经理人更要坚守自己的独立人格,与资产所有人之间保持尊重、共赢、沟通的三项关系原则。所谓尊重,即在企业界,尤其是民营企业,资产的拥有者和职业经理人之间要有互相的尊重,如果两者之间缺乏对人以及人性的尊重,这对企业而言是危险的;所谓共赢,一般来说,资产拥有者对利润和效率的期望与职业经理人追求的长期持续的战略成功是有冲突的,如何把握并处理好两者关系则是对职业经理人的重要考验。因此,平衡双方矛盾的前提是双方人格的独立与互相尊重,是对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的整体把握,以及就双方共赢的方式进行深入的沟通。
二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一个酒店职业经理人应该积极担负起推动社会发展这一历史重任,在提高酒店运行的品质度方面作孜孜不倦的追求。所谓“品质”,指的是个人品质、酒店产品品质以及社会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品质。俞伟认为,酒店所需追求的上述这涉及三个层面的“品质”是相互关联并循次递进的。首先,酒店职业经理人必须成就个人品质,并以此带动全体员工成就酒店产品的品质,而最终达到成就社会品质这一最高的层面。从这个过程看,酒店从业人员的内在素养将对酒店产品的最终形成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提升员工的个人品质显得尤为重要。个人品质是指酒店每一位员工的综合品行、素质,成就个人品质,除了培训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熏陶。酒店犹如家庭,管理者犹如父母兄长,唯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才得以造就视服务为公德的完美员工,唯有完美的员工才能以其高雅得体的形体语言来真情显现其发自内心的公德意识,才能打造出完美的为消费者所钟情的酒店产品。
文化建设失败是员工离开酒店的重要原因
打造成功的企业文化会成为酒店的特色,也是其长远发展的基础。一旦企业的愿景和核心价值观与员工利益相悖,员工则与企业挥手告别,失去人才的企业也就很难再推行自身的文化建设。对此,俞伟以史为鉴,讲述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能称为统一王朝的有八个,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其中“大元”与“大清”,均是以武力拓展疆土而成为帝国的“征服王朝”。“大元帝国”一统中国之后,“家产制”回潮、“驱口制”出现、“匠籍制”推行、“籍没制”泛滥,加之贪腐成风,迫使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短短98年,曾经轰轰烈烈急速扩张成为世界第一的“大元帝国”就这样迅速倒下了。而“大清帝国”,自康熙起便大力推行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文化,汉传统经典成为包括皇帝在内的满族人必修课。至乾隆中期,满人几乎全部以汉语为母语,满文渐渐成为仅用于官方历史记载用的纯书面文字。正是由于这样的文化融合,以武力征服而建立的“大清帝国”存在了276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大到一国,小到一家,当文化与利益相悖,归属感消失,分道扬镳只是时间问题。如何让员工视企业为家,打造合适的企业文化,俞伟提出了两点建议——
首先是“人格平等”。天赋平等的人权和尊严,是每个人的向往和追求。无论是资产拥有者与职业经理人之间,还是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要真正意识到对方是完整的人,需要关心与被关心。
其次是“充分授权”。在人际关系中,信任是人与人相处的基石,让员工自信地感受到“我的地盘我做主”是形成归属感的重要方法。
做个有文化的生意人
文化二字,常常被人夸大其词,被冠以诸多高冷甚至凌驾于人的描述,而现实中的文化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文化底蕴的加深,酒店的建设更离不开人与文化的融合。
俞伟这样告诉记者:“做一个有文化的生意人,是我作为一个酒店职业经理人的毕生追求。”当酒店职业经理人都原意担起一份社会责任,开始打造具有先进文化特征的生活方式时,行业也就进入了发展新阶段。